Search

近日我閱讀邵玉銘教授所寫的《保釣風雲錄》一書,頗有所感。邵教授比我大12歲,他是芝加哥大學的歷史學博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近日我閱讀邵玉銘教授所寫的《保釣風雲錄》一書,頗有所感。邵教授比我大12歲,他是芝加哥大學的歷史學博士,1970年臺灣留美學生發起保釣運動的時候,他已在美國的大學教書。他在從自身參與保釣運動一路談到臺灣知識份子的保釣活動,整本書可以說是保釣簡史、也是一個參與者對歷史忠實的紀錄。據他告訴我,這也是他寫這本書的初衷。

保釣運動風起雲湧之際,我還是臺大法律系三年級的學生。先前參加台北美國大使館舉辦的「亞太學生領袖訪美計畫」甄選錄取後,1971年初到美國訪問70天,元月間在舊金山親身目睹了臺、港留學生的保釣大會,印象深刻。回國後,四月間,也曾隨台大代聯會到台北美國與日本大使館抗議。有趣的是,我們致送抗議書的對象,正好就是四個月前邀請我訪美的駐華大使馬康衛!記得臺灣當時還是戒嚴時期,大批台大學生居然能夠走上街頭遊行抗議,讓我印象特別深刻。這一段經歷,也使我從開始深入關心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,幾十年來始終如一。

釣魚臺列嶼是中華民國固有領土,也是臺灣附屬島嶼,無庸置疑。我國一貫主張「主權在我、擱置爭議、和平互惠、共同開發」,更於去年8月5日提出「東海和平倡議」,希望雙方在共同承認釣魚臺列嶼主權有爭議的前提下,共同擱置爭議,共同協商開發之道。因為「主權不能分割,資源可以分享」。

從《保釣風雲錄》一書,可看出邵教授對這段歷史的用心,從他年輕時投入保釣運動,直到現在仍持續關注釣魚臺事件的議題,並為讓國人了解釣魚臺歷史,蒐集許多中外史料,令人敬佩。更可貴的是,它的公子邵漢儀先生,本身在美國軟體公司工作,但業餘卻繼承父志,克紹箕裘。他精通日文,深入研究釣魚臺問題,提出許多19世紀80年代日本史實,有效證明日方聲明的不實。他也投書美國報刊,受到重視,貢獻甚大。在保釣圈內,這對父子檔傳為佳話。

我希望能藉著國內專家學者的史料整理及理性討論,還原釣魚臺的歷史真相,也記錄這一場歷時43年、方興未艾的愛國運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「改變已經發生,改革不能中斷,台灣不能走回頭路,台灣要繼續向前行!」讓我們一起為中華民國加油、為台灣讚聲。
View all posts